最初你是如何接触艺术领域的呢?
Y:我一直就喜欢绘画,但是直到14岁左右才打算把艺术作为自己的事业。那时候我住在德国,不过不太懂德语,所以在学校最喜欢的科目是艺术。虽然说起来很俗套,艺术毕竟是世界通用的语言嘛!14岁是个很好的年纪,那时候对待艺术几乎是全心投入。到了大学时代整个创作心态都不一样了,开始自我怀疑、给自己施压、思想负担很重。
你在俄罗斯和伦敦都接受过艺术教育,感觉两边的教育有本质区别吗?
Y:当然有。英国更强调创造性,俄罗斯更专注技巧。14岁时在莫斯科上艺术学校,前几年的主要内容都是技巧练习,反复画同样的东西,直到技巧已经内化为潜意识的一部分。等我来到英国学习,课程里最重要的部分则是发挥创意。申请英国艺术类高校时他们会要求看你的素描本,看作品里有没有自己的想法、如何发展创意,这些比完成的作品更重要。学校会传授很多关于发展创意的指导,鼓励独立思考,有很多独立学习时间。当然也有技巧练习课,相对不那么重要而已。毕竟你可以雇人来帮你实现创意,但无法用钱买到创意本身。
你在纽约给Annie Leibovitz当过实习生,那时间有哪些收获?
Y:她的工作室就像一台润滑良好的机器,很厉害,但压力也大。团队里有制作人、制作经理、影棚经理、润饰专家、档案保管员、客户经理、好几个摄影助理……我的角色就是小实习生,到处帮忙。那段实习经历为我提供了清晰的努力方向,让我明白摄影师到了一定境界就不再是单打独斗的工作。既要有精力思考创意,又要有时间落实到作品,这就必须有个支持团队。
迄今为止你自己最喜欢的项目是哪个?
Y: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诞生于早期创作时期,当时没有那么多思想负担,想到什么画面就立即动手。我的这个作品叫《百事可乐,还是可口可乐?》,主旨表达的是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由选择权,与宗教无关。我想表达的是女孩子应该选择自己的人生,也就是当代女性的独立精神。那还是在《查理日报》丑闻之前,比较轻松纯真的时代。
差不多在同一时间,我的一位朋友打算开创自己的背包品牌,我给她拍了些推广照片,其中一张的构图是女孩、大鱼和一个书包。至今我还很喜欢那幅作品,大概因为作品背后的故事比纯粹的商业摄影更有趣吧。
你的客户名录很了不起,你如何接到这些项目的呢?
Y:我感觉如今获得客户的主要因素是个人性格吧,可以说是个人品牌营销了。有一个老客户特别看重我的积极态度,认为我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品牌很搭。全靠生产内容可不够,各种专业人士(不限于模特)都凭着自己的个性、个人魅力、日常生活中体现出的价值观来收获客户。
目前摄影界有哪些趋势?
Y:目前的摄影趋势是暗黑、脏乱风,“街头实拍”吧?忧郁气质浓重。我花了很长时间思考要如何融入潮流,结论是潮流总是暂时的,与其迎合不如引领。
你每天早晨如何开始工作呢?
Y:我每天被咖啡机叫醒!具体时间就不一定了,有的摄影工作清早5点就开始,一口气12个小时,有时候很难始终保持专注。
你认为灵感和勤奋哪个更重要?
Y:勤奋第一,灵感第二,不亲自动手工作就不会有灵感!
如果给10年前的自己提些建议,你会说什么?
Y: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气,在正确的时间做出正确的决策。然而抓住现有的机遇也非常重要,客户提出要求就立即开工,决不拖延!再就是多工作,打零工也好、实习也好,年轻人可以不计成本地免费工作,不要害怕失败,要勇于大胆尝试。
如果可以随意选择客户,你会想为谁工作?为什么?
Y:有个英国内衣品牌叫Beija London,营销宣传的图片非常真实,各种体型的模特都有,效果非常震撼,让人一见难忘。我喜欢贴近消费者的品牌。还有两个大众品牌,GAP和J-Crew。他们虽然是大众商业品牌,却很好地体现了邻家男孩/女孩的感觉。而且大众市场对创意人员的要求非常高,跟拍电影一样,给小圈子拍艺术片简单,拍出《绯闻女孩》这种广受赞赏的成功作品就难得多。
你的短片《mind(e)scape》主旨是什么?衰老?永远保持青春?求知?
Y:我们制作短片的初衷是呼吁大众关注阿兹海默症和痴呆症。有研究表明艺术疗法可以延缓这些疾病的发展。我们想表达的是永远当个孩子也没什么不好,不要畏惧所谓“疯狂”的想法,行为不需要符合年龄。无论什么年纪,做傻事都是人的自由,不要在乎旁人的评判。
你想继续尝试动态影像创作吗?
Y:当然。我喜欢创作拼贴和动态影像作品,认为综合使用多种创作手法比单纯的摄影更有趣。动态影像作品的缺点是不那么容易展示。好在如今一切都在互联网上,这对艺术家太友好了,在自己的网站上就能发布作品集。
说到这个,你在Instagram上已经有很多粉丝了,为什么还要单独做个网站?
Y:我的个性是专业形象的重要部分,光在Instagram上展示作品可不行。网站更简洁,脱离了社交的喧扰,纯粹展示作品。在社交媒体时代说这个可能显得老气,但我认为网站是个好工具,我的网站是www.yulialebedeva.art。我把它作为纯粹、自我的在线作品展示空间。